起重電機專業生產廠家無錫宏達2022年6月6日訊 隨著直線電機產業不斷發展與深化,直線電機已被廣泛應用于測量、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涂膠機、噴涂機、打孔機、點膠機、移載機、分類機等設備中且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尤其是當直線電機產業發展到一定高度時,其應用領域勢必從現有的工業領域擴展至民用領域。
作為直驅行業從業者,提前關注民用領域的發展和布局,是一件值得思考和研究的事。為了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民用領域的直流直線電機,今日小編為大家介紹幾款直流直線電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直流直線電機驅動的針織機
市面上的家用針織機就是采用直流直線電機驅動,它主要用在針織機圖案卡片的掃描上。通常圖案卡有兩種:一種是在白底上印好的黑色圖案和用戶用鉛筆畫的圖案,另一種是從雜志上用透明薄膜復印下來的圖案。針織機通過直流直線電動機和手動凸輪柄電氣實現聯動,同時通過裝在直流直線電動機上的光傳感器來讀取圖案卡。直流直線電機驅動的針織機不但響應性能好,而且成本低。
直流直線電機驅動的縫紉機
與針織機相比,應用更為普通和成熟的是電動縫紉機和電腦縫紉機,它的工作原理是由針傳送上線(畫線),由擺梭傳送下線(底線),在送布機構中進行層間交替纏繞,形成連續縫合的針跡。從機構上看,上軸有機針上下運動的針桿機構,下軸有擺梭的旋轉運動機構和送布機構,上軸與下軸之間借助縱軸或同步傳送帶(牙輪帶)來實現同步傳動,而普通的縫紉機只有機針的上下方向的往復運動(+ z ,- z )和由送布機構將布料向一個方向(+ x 軸)進給的運動。隨著縫紉機功能的增多,機針不僅可以上下驅動而且也可以左右( ty , y 軸)驅動,同時送布機構則可以前后運動。
電動縫紉機的機頭和下邊的基座內分別裝有針桿驅動用的直流直線電動機和驅動送不牙的直流直線電機。以前電動縫紉機中曾利用過插棒式電磁鐵,但很難做到針桿驅動和送布機機構之間的同步,為了克服這個缺點,生產商巧妙地利用直流直線電機來驅動縫紉機。縫紉機的針桿驅動機構中采用了具有次級磁通路的二相單邊式直流直線電動機,次級導體采用U形鋁板,在它的側面裝有位置檢測用的永磁體,永磁體與針桿驅動用直流直線電動機的次級導體直接相聯。由永磁體感生出的位置信號輸入控制機構中,使針桿直流直線電動機與送布直流直線電動機同步工作,此電動縫紉機的優點如下:
除上述提及的電動縫紉機外,還有一種電腦縫紉機也是通過直流直線電動機進行驅動。電腦縫紉機通過直流直線電動機與微型電子計算機相結合而組成電腦控制系統。縫紉機的微型計算機中裝有曲線運動邏輯電路和送布控制電路,它們具有存儲縫法圖案所要求的機針位置坐標信息存儲器和縫紉機在規定時間內從中讀取所需的邏輯電路。將相應的信息轉換成模擬信號,驅動具有可逆的直流直線電動機。各位置坐標由位置傳感器取出,信號經過時間微分器進行反饋從而按縫法圖案改變針距。電腦縫紉圖案的特點:
-
(1)能通過微型計算機來控制曲線機構和進給調整器所需位置,做出想要的縫紉圖案;
-
(2)為實現曲線機構和進給調整器的規定坐標,而采用了小慣量、高響應的直流直線電動機(可逆馬達);
-
(3)為了減少直流直線電動機的定位誤差,采用位置反饋回路和速度反饋回路的伺服機構來改善它們的控制精度。目前在美國的辛格公司和日本公司已有生產。
直流直線電機驅動的制茶機
我國雖有許多好的茶葉品種,卻缺少好的制作工藝。以往炒茶都是采用木柴或煤作為燃料在鐵鍋外加熱,然后通過手工翻動鍋內茶葉進行手工炒茶。這種炒制方式既耗費大量燃料和人力,其火候和溫度又很難控制,因此制茶質量都不是很好。如何使制茶工藝在利用能源的前提下,既能節約人力又能自動控溫和自動加工,同時保證制出好的茶葉成品來,這是制茶商所期望的事。
浙江大學從70年代始,通過調查得出采用電磁內熱,直流直線電機驅動技術制成新茶機將能達到上述需求。其原理是利用電磁的內熱,將電能直接在鍋體內部轉化成熱能,直流直線電機(弧形直線電機)作為驅動鍋體的動力。結構如下圖:
由于制茶機采用的圓盤型直流直線電動機是一種軟機械特性,重載速度低,輕載速度高,而這恰恰與炒茶需要相吻合,茶葉濕時(重載)希望轉速慢,茶葉炒干時(輕載)希望轉速快。直流直線電機驅動的制茶機可根據負載輕重自動調節速度,其結構簡單、噪聲小,從而提高了茶葉品質,縮短了制茶時間,改善了勞動條件,減少了能源消耗。有官方統計,制茶機在制作國內知名品牌茶葉時,可節省勞力25%,制作普通茶葉時,可節省勞力50%。僅在浙江省,利用該茶機制茶,茶農可增加收益幾千萬元,省下木柴幾億千克。
無論是直流直線電機驅動的縫紉機還是制茶機,它們充分利用直流直線電機的特點,從而提高了使用效率。隨著直線電機驅動技術的日益改進與完善,除了上述提及民用領域和設備,它在交通運輸、建筑、醫療、軍事等行業都得以廣泛應用,為此直線電機的未來發展不可小覷。
|